银行信贷业务基本知识
发布时间:2016-12-28 点击率:3385
信贷业务作为贷款行业中的一种,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不长,但近几年发展迅猛,也越来越有成为主流的趋势,参与到信贷这个行业的新人也越来越多。而作为信贷行业中的新人,可能对信贷还没有具体的了解,本文会介绍一些信贷的基础知识以及信贷的操作流程,帮助大家能更了解信贷这个行业。
信贷
(一)含义
信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贷指一切以实现承诺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包括存款、贷款、担保、承兑、贴现等活动。狭义的信贷专指银行的信用业务活动,包括银行与客户往来发生的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
(二)基本特征
1、偿还性:存款有存有取,贷款有借有还,且均需支付一定的利息,这是信贷的重要特征。
2、周转性:任何存贷款都是不断周转的,如果存款存取中断,贷款收放中断,信贷也就中断。
3、融通性:存款存存取取,贷款收收放放,信贷通过存贷过程对社会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灵活调计,在各经济单位间相互融通。
4、效益性:以取得利息收入为目的。
信贷业务
(一)含义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通过放款收回本金和利息,扣除成本后获得利润,所以信贷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赢利手段。
银行利用自身实力或信誉为客户提供资金融通,并以客户支付融通资金的利息、费用和偿还本金或最终承担债务为条件,对客户提供的各类信用的总称,包括贷款、贴现、承兑、信用证、担保等或有资产业务。即银行信贷是银行筹集债务资金、借出资金或者提供信用支持的经济活动。
(二)种类
1、按用信对象可以分为法人客户(对公客户)类信贷业务和自然人客户(个人客户)类信贷业务。
2、按期限可分为短期信贷业务,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中期信贷业务,期限在1年至5年之间(含5年)和长期信贷业务和长期信贷业务,期限在5年以上。(要根据借款人收入状况、经营周期、还款方式核定贷款的期限来判定)
3、按是否提供担保可分为信用方式办理的信贷业务和担保方式办理的信贷业务,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三种。
(1)信用贷款:基于借款人的信用发放的贷款
(2)保证贷款:保证人为履行借款合同项下的债务向银行提供担保,在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注)不能作为保证人的有:
① 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②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但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由法人书面授权的,可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3)抵押贷款:抵押人不转移对其所拥有所有权、处分权的财产的占有,以该财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提供担保,当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银行以抵押物折价、拍卖、变卖所得款项优先受偿。
(注)不能作为抵押物的有:
① 土地所有权。
② 耕地、宅基地、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③ 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
④ 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4)质押贷款—出质人将其拥有的动产或权利移交银行占有,当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银行有权按照质押合同的约定以质押物折价、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常见的可以质押的有:汇票、存款单、仓单、提货单、股权、应收帐款等。
注意事项:
① 抵押及质押要按规定办理抵押及质押手续,没有办理登记手续的,银行的债权得不到优先受偿。
② 在办理抵押或质押时要注意的三个问题:抵质押物产权是否清晰、是否足值、是否易于变现。
③ 质押分为动产质押与权利质押。动产质押与抵押的不同在于对财产是否转移占有。抵押物的权属是清晰的,是抵押人所有并可以支配的,抵押物的权属不发生变化;同时没有银行的同意,是不可以变卖和出租的,而且抵押物是易于变现的。
4、按会计核算的归属划分,表内信贷业务,主要包括贷款、商业汇票贴现等;表外信贷业务,主要包括商业汇票的承兑、保证、信用证等。
(三)常见的信贷业务品种:
1、流动资金贷款: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正常生产经营周转或临时性资金需要的贷款。
2、固定资产贷款: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中长期贷款。
3、房地产开发贷款:属于固定资产贷款的一种,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房屋建造、土地开发过程中所需资金的贷款。
4、个人住房贷款: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其在辖区内购买、建造各类住房的个人贷款。
5、汽车消费贷款:银行对借款人在特约经销商处购买汽车的个人借款人发放的贷款。
6、其他消费贷款:银行对借款人除住房及汽车外的其他大额消费而发放的个人贷款。
7、银行承兑汇票:指银行作为付款人,根据出票人的申请,承诺在汇票到期日对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
8、贴现: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让与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融资行为。
信贷的基本要素
信贷的基本要素总共有七种,分别为:
七大要素包括:
1 业务对象(贷款对象)
1 、公司客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
2 、个人客户:包括经工商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及具有中国国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 金额
银行向客户提供单笔信贷业务或额度授信及额度使用的具体数额,贷款金额要根据借款人的承贷能力、担保条件、贷款用途等综合考虑。
3 期限
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个人住房贷款期限的一般不超过30年。
4 利率
在央行规定区间的基准利率基础上,根据借款人贷款风险、贷款的综合收益、市场资金供给情况、资金筹集成本等因素,实行浮动利率。最低下浮10%,个人住房贷款最低下浮30%。
5 用途
不同的信贷业务有不同的用途,尤其关注用途是否真实、合法,贷款用途是否在营业执照规定的范围内,是否属于国家严禁或限制的项目,贷款不能流入股票、期货市场及不能进行权益性投资,挪用资金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6 贷款方式
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
担保是保证借款人还款或履行责任的第二还款来源。担保的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等。
7 还款方式
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即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按月付息,到期还本法。
1、等额本息还款法
(1) 每月还款金额相同,方便记忆;
(2) 前期每月还款少,故还款压力小;
(3) 此种还款方式,一般可申请较长的贷款期限(10年甚至更长),还款压力降低,适合项目周期较长,回款较慢的客户。
2、等额本金还款法
(1) 前期每月还款多,总利息支付比较少;
(2) 同等额本息还款法,一般可申请较长的贷款期限(10年甚至更长)。
3、按月付息,到期还本法
每月仅需支付利息,不需偿还本金,还款压力小,资金利用率高;较适合资金周期率快,回款周期短的客户。
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流程
信贷管理是一个由诸多环节环环相扣的全流程管理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每个环节的职责都有具体的部门和岗位去落实。
一般来说,可以把信贷业务的操作分为三个部分,即贷前、贷中和贷后三个基本环节。
1 贷前:贷款受理、贷款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批
1、受理
初步审查申请人的主体资格、用途、各项收入情况(第一还款来源)、保证人或担保物(第二还款来源)是否符合银行的要求。
申请人提供的资料必须提供原件与复印件核对,客户经理核对无误后,在复印件上盖“与原件相符”印章,并签名确认。在受理阶段,借款人可能不会一次性提供所有的资料,客户经理可从申请人的主体资格、银行流水或报表等材料初步判断贷款是否可行。
2、贷前调查
贷前调查实行双人调查制度,客户经理对所调查的内容进行事实认定,并在贷款档案的调查报告中分别签名确认。
调查内容包括借款人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贷款用途、担保物的产权和变现能力。
其中借款人若为公司客户的,主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判断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并且在分析财务状况时,应根据连续几期的财务数据纵向对比,揭示财务变化趋势,尤其应注意与行业水平进行横向对比,综合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水平。
3、贷款审查
主要对资料、数据进行复核审查,如有必要应实地了解核实,审核的主要内容有:
(1)手续、资料是否齐全;
(2)分析是否正确;
(3)是否符合政策及制度的规定。
4、贷款审批
贷款审批人员对贷款进行审核,并提出最终的意见或决策。根据贷款的风险状况,出具贷款审批意见,审批通过的应全面提出防范风险的意见和措施,并明确贷款的种类、金额、期限、利率、担保方式、还款方式、操作管理要求、法律文书签订等要素。
2 贷中:签订合同、贷款发放
1、签订合同
客户经理要依据贷款审批意见,审查合同是否填写准确、完整,合同附件是否齐全;合同、借据应用正楷清晰填写借款人名称、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要素,填写内容不得涂改,如确实需要涂改的,需要合同各方当事人签章确认。
2、贷款发放
贷款资金监督管理审查借款人提出的书面提款申请资料,确认满足提款条件后将贷款资金发放至借款人专用或指定银行账户。
3 贷后:贷后检查、贷款到期的处理、贷款档案管理
1、贷后检查
贷后检查,重点要掌握贷款资金的流向,尤其要检查贷款是否被挪用;对未按合同约定使用的,应查明原因并提出处置意见和建议等。
若发现问题应及时预警,按照合同约定采取风险化解措施;风险重大的,立即向上级报告,履行有关审批手续后,采取信贷措施。
2、贷款到期的处理
即到期催收,短期到期前10天、中长期到期前30天以电话、短信或书面等方式联系借款人,督促其到期还款。借款人还清贷款本息后,将抵、质押的权利凭证交还抵、质押人,办理抵、质押移交手续。若是采取分期还款模式,借款人可根据资金情况提前归还部分或全部贷款,但需事先征得贷款人的同意。